欢迎光临东影导航品牌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联系东影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不一样的走出去 不一样的风景

不一样的走出去 不一样的风景

文章出处:东影中国(D-film China) 官方网站 人气:-发表时间:2014-04-26 09:23:00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欧洲之行收获颇丰,政治方面的开创性不再赘言,商业领域的深入合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汽车行业的新变革尤其明显。在访问法国和德国期间,习近平先后出席了4个中法、中德之间汽车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他们分别是:东风集团增资入股PSA签字仪式;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扩大北京奔驰产能合作协议;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签署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大众汽车与合作伙伴一汽、上汽签署前瞻性技术领域继续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

    而在临近欧洲之行结束之时,习近平主席更是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及王后玛蒂尔德的陪同下,访问了沃尔沃汽车集团位于比利时的根特工厂。参观完根特工厂生产线后,习近平与菲利普国王还共同为沃尔沃根特工厂所生产的第550万辆车揭幕,这也是沃尔沃汽车出口到中国市场的第30万辆汽车。

    紧密而频繁的车企签约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有的是老瓶装老酒,有的是新瓶装新酒,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将来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走向都大相径庭。其中尤其以东风集团增资入股PSA和沃尔沃根特之行引人注意,因为这两次活动,代表着中国车企在未来走出去的两种基本模式,能否成功,关系着中国汽车行业能否在世界之林站出自己身影。

    东风和雪铁龙:媳妇儿熬成婆的艰难

    在和欧美老牌车企的合作之路上,中国品牌几乎是没有可以炫耀的战绩可言的。资本的情谊来源于对利益的追逐,中国广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让每个欧洲品牌都垂涎三尺,但他们在流着哈喇子观望中国的同时,却仍然戴着白手套,用贵族般骄傲的眼神不屑的看着与之合作的中国车企,标志雪铁龙基本上是这种想吃羊肉还怕膻的代表。而正是这种姿态,让标志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折戟。

    标志和中国车企的第一次联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广州标志汽车厂成立。在广州标志十余年的坎坷之路中,标志在中国出产的一直是老旧的车型,就像是主子吃完的剩饭剩菜,赏赐给奴才一般,他还希望你满脸堆笑的谢主隆恩,因为技术落后的原因,中方并没有太多选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话语权始终保持在掌握着技术的标志手里,而标志这种傲慢而罔顾中国市场实情的态度最终使其一败涂地,1997年,法国标致以1法郎价格转让标致在广州标致的所有股份和债务,广州抽身和本田开始了新的合资之路。

    1991年,标致?雪铁龙带着雪铁龙品牌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选择的是国企背景身后的东风汽车。但是标致?雪铁龙并没有吸取同广汽联姻举步维艰的经验,依然我行我素的推行着自以为是的中国政策。在车型引进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与其他合资品牌,上海大众的第一款车是大众当时最新的B级车——桑塔纳,而东风雪铁龙(微博)的第一款车是雪铁龙的A级两厢车——富康,2000年,大众将自己最新的B级车——帕萨特B5带到上海大众,雪铁龙带来了一款单厢概念车——毕加索,一直到等到2009年,东风才等来了雪铁龙的B级车,九年的时间,东风雪铁龙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大众、本田、通用等合资车企利用B级车获取了大量的利润,并且树立了高端的形象。而雪铁龙则像是一个来中国支教的汽车老师,不断的剑走偏锋,为中国消费者普及车型知识。

    是东风不想要吗?东风肯定是想要标致?雪铁龙最新的车型,最好的技术的,只不过在看似平等互利的架构下,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都是拿着保险柜钥匙的婆婆,媳妇再漂亮也只能在老公那里娇滴滴的流几滴眼泪博取同情,换不来婆婆的赞赏。

    而此次东风入股标致?雪铁龙,一跃成为和法国政府以及标志雪铁龙最大的股东,势必将改善过往的这种局面。大家都明白,此次入股,是中法两国政府出资挽标致?雪铁龙大厦之将倾,东风持股比例的扩大意味着更多的话语权。没落的贵族和兴起的地主之间必将重新洗牌利益格局。标致?雪铁龙不可能像以往一样,翘着二郎腿享受技术至上带来的优越感,是时候让贵族低下头来,听一听本土企业的意见了。

    最明显的一个改变时战略规划的改变,之前PSA在华的战略规划里,是以中国为主轴,把在华的合资企业“神龙公司”打造成亚洲的出口基点。而随着新战略联盟的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将出现,对此,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于日前公开表示:“国际业务合作上,东风将与PSA集团共同设立一家出口公司,负责神龙汽车公司和PSA的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售和服务。”过去PSA集团全权负责亚洲出口业务,改变为东风和PSA双方协同负责开拓亚洲地区市场。

    战略规划的改变,技术引进的话语权比重变化,都将随着股权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东风或许离萝莉熬成婆还有一段距离,但起码走出去这一步,就再也不是躲在深闺,任人摆布的小媳妇了。

    吉利和沃尔沃:兄弟间的博弈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曾经用酒店来比喻吉利和沃尔沃在经营理念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欢把酒店的大堂规划建设的很大很辉煌,客房也是很大很阔气,认为这样能显示出人的尊贵。而在李书福奔赴瑞典和沃尔沃洽谈收购的时候,北欧的酒店大堂都是很小的,客房也是很小的,他们认为实用和方便才是以人为本,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才有尊严可谈。

    从这个层面而言,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又产生了不同的管理和生产理念。两种理念的碰撞时归于共同的湮灭还是产生出创造的火花,取决于彼此在冲突和碰撞中所保持的态度。沃尔沃作为一个近百年的老牌车企,其文化是强势的,强势的文化在同弱势文化碰撞时如果保持咄咄逼人的态度,融合就很难进行,而吉利对沃尔沃的100%控股正好能将沃尔沃可能出现的这种咄咄逼人的气焰进行一些压制。以前跟别人谈合作,那得跪着挣钱,现在转身之后,吉利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学习求教,以主人的身份控股当家,起码可以获得站着谈的地位。这个时候,两家企业就能彼此放平自己的心态,真正的把心思放到共同突破上来,而不是计较彼此间的利益得失。

    罗素认为:参差不齐是世界的本源,这和孔子所言的君子和而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吉利和沃尔沃的联姻不同于东风和标志雪铁龙的联手,吉利对沃尔沃是100%控股。沃尔沃华丽丽的转身,变成了中国旗下的唯一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豪华车品牌。但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并没有走上家长式的模式,两家企业如同兄弟一般,各自守着已有的家产,同时借用彼此的资源和力量来扩大整个家族的影响力,于吉利而言,需要借用的是沃尔沃在技术平台积累的百年底蕴,沃尔沃享誉全球的安全、环保的基因正在通过技术平台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吉利产品的血液里,而吉利在中国汽车市场夹缝中求新求变不断突破的孤胆精神和敏锐嗅觉也影响着沃尔沃在华战略的发展。两个品牌就像是两架马车一般,各自有着各自的步伐,却通过两条缰绳保持了一致的方向。

    生产链有个“6+1”公式,即生产前端的“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生产后端的“品牌树立、销售网组织、销售过程及售后服务”,吉利收购沃尔沃,对于其品牌的树立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这仍然属于生产后端,但对于长久以来依赖于用市场换技术的中国车企而言,已经是个非常巨大的飞跃。于此同时,沃尔沃保持了自身品牌的独立性,获得了一如既往的在研发方面进行巨额投资的独立性,这对于沃尔沃而言,是生命线。豪华车品牌如果没有巨额的研发投资,在市场上不可能站稳脚跟。吉利则可以通过技术共享的平台,在未来不间断的获得沃尔沃最新最前沿的研发成果,在环保、节能、安全方面开创出新的局面。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根特工厂时说:这家工厂是比利时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比利时、瑞典三方经济技术合作的典范,在“中国投资”和“欧洲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利共赢的桥梁。“资本”和“技术”的的联手,吉利为中国车企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板,固守着中国广大的市场,坐享其成的收割市场需求带来的红利毕竟不是长久之策,走出去,融身于国际竞争的滚滚洪流之中,再摸打滚爬之中不断的学习,中国汽车的技术才能得到实质的提升,中国的自主品牌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来源:腾讯汽车

 

本文链接:http://www.d-film.com.cn/Article/buyiyangdezouchuqubu_1.html

此文关键字:互联网汽车|汽车科技|汽车资讯|汽车动态|汽车新闻|
我要评论:  
内 容: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匿名发表
验证码: 看不清?!